调兵山煤机产业集群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
调兵山煤机产业集群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
为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接续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调兵山市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型城市优势,大力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短短几年时间,辽宁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便拔地而起,并已成为辽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辽宁特色产业基地。
以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三机一架”等大型采煤设备制造为主,以安拆、通风、电气、支护等配件生产为辅,调兵山市的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可生产4大类、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煤机装备产品。目前,基地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30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20户、省级研发中心企业10户。去年,辽宁煤机装备制造产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1.9亿元。
借船出海倾力打造煤炭接续产业
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调兵山市,煤炭储量达22.59亿吨,占全省的1/3,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煤炭资源毕竟有枯竭的时候。
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调兵山市未雨绸缪,在煤炭丰产期即借势发力,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速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借船出海。
依托煤炭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努力发展矿山机械制造及配件加工产业。调兵山市2009年确定的主导产业定位与我省提出的突破辽西北战略不谋而合。自此,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风生水起。
为实现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调兵山市首先委托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编制了《辽宁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为打造辽宁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调兵山市仅用4年时间,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2.5亿元,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科研中心、检测平台、培训基地、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相继完善,完全满足园区企业生产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调兵山市围绕煤机产业集群,“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开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项目活动,千方百计引进具有牵动力、科技含量高、行业内的“龙头”项目,加速形成煤机产业集群发展的磁石效应。
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调兵山市对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三个一”服务机制,使“一站式”服务大厅真正实现了对项目受理、审核、批准、发证等全部工作的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
做优平台不断完善基地服务功能
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完善的基地服务功能。为此,调兵山市投资2亿元,建设了占地5.1万平方米的东北煤机物流中心,目前已进驻企业近80家,可摆放6大系列、600余个煤机装备产品,真正意义上成了东北首家“煤机超市”。通过与铁能公司合作,整合铁能公司物资供应处和设备租赁公司,成立煤机物流公司,有效带动了煤机产品销售。
接着,又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产业集群公共检测平台,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与省煤管局合作,共同搭建了全省煤机产品招投标平台,为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开辟了强大的销售渠道。为完善用工平台,健全网络招工系统,通过建立“万人招聘求职群”,使求职人员与区内企业真正实现了人企对接,解除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积极组织煤机产品采购洽谈会、博览会,不断扩大辽宁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影响力。在东北煤机物流中心召开的辽宁省煤炭系统煤机产品2014年采购洽谈会,共吸引国内200余家煤机装备制造企业携带2000余种产品参展,签订采购协议金额25.8亿元。2014首届辽宁(铁岭)煤机装备博览会,获省政府奖励资金100万元,展会汇集了世界范围的200多家参展企业和国内300多家采购商,云集了煤机装备行业7大类上万个品种的整机和配套设备。仅辽宁通用煤机、威跃矿山、辽宁鑫丰矿业、中煤张家口等企业达成的采购协议金额就达32.5亿元。
集招标采购、展示销售、仓储租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于一体,如今,东北煤机物流中心已成为综合性服务平台,对促进煤机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研发、检测、用工、信息、销售……伴随着平台建设快速推进,服务功能逐步完善,辽宁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也于去年5月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评审,成功晋升为“国家火炬辽宁调兵山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已集聚企业79户,其中投产企业67户、规模以上企业38户,安排就业1.6万人。
创新驱动煤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推动科技创新,是促进煤机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调兵山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勇于和企业共闯难关。通过主动与科研院校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调兵山市矿山机械产业研发中心,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及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进行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实验。地方、院校形成紧密型合作,为调兵山市打造创新型升级版的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调兵山市以开发区牵头,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获省政府扶持研发平台资金1000万元。目前,辽宁通用煤机、辽宁鑫丰矿业、威跃矿山等21家企业与省内外22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已开发各类新产品50余种,获国家专利产品86项、高新技术产品23项。其中,辽宁通用煤机公司自主研发的EBZ200伸缩式掘进机已销往贵州,辽宁鑫丰矿业公司研制的井下卧底机、遥控绞车设备、综采工作面机械化安装与回撤设备属国内首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一举填补了矿山机械制造产业链的空白,实现了井下设备安拆由手工到机械的革命性转变。
科技专项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为实现科技资源重点向煤机制造产业倾斜,重点支持科技龙头企业、企业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上级科技计划立项配套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调兵山市拿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3%设立科技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支持。通过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基地内30家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的自主研发经费投入都达到了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坚持实施科技计划,推进科技成果向项目转化,现已实现“矿用液压支架分解组装液压起吊设备”等12个重大科技转化成果。